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雪去归人-《我自红楼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夜无话。

    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,一个婆子走到卧房的廊下,隔着窗户小声唤着,贾瑜闭着眼,手朝床头一阵乱摸,直到攀上一座高峰才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媚人捂着檀口吃吃的笑,晴雯红着脸,不知道自家爷这是什么习惯,早上起来经常这样,闭着眼一顿乱摸,好像是在找什么。

    贾瑜面色自然的起床,在两个美婢的伺候下穿衣洗漱,打开门一看,雪已经停了,几个下人正在清扫院子里的积雪,贾瑜吐出一口浊气,吃完早饭后带着晴雯和媚人直奔林黛玉院。

    林黛玉昨晚一夜不曾好睡,早上起来的时候双眼上有一圈淡淡的黑纹,她穿着素净的小袄和罗裙,贾瑜进来的时候她正坐在餐桌前小口小口的喝着粥。

    贾瑜净了手,坐下来给她剥了一颗水煮鸡子,见紫鹃和雪雁在旁边伺候着,贾瑜道:“你们俩也坐下,赶紧用了,我送你们去码头。”

    晴雯和媚人给她们各盛了一碗小米南瓜粥,待主仆三人吃完后,贾瑜对雪雁吩咐道:“我会让人带你父母去扬州见你,你就不用去苏州了。”

    雪雁连连点头,贾瑜接过紫鹃手里的披风,亲自给林黛玉系好,又给她带好雪帽,一切收拾妥当,天已经大亮。

    王嬷嬷带着两个婆子同往,贾瑜和她叮嘱了几句,王嬷嬷也是连声答应。

    贾瑜打发王嬷嬷她们去府门口等着,然后带着林黛玉去荣禧堂和贾母辞行。

    荣禧堂里,贾母正坐在软榻上擦眼泪,见黛玉进来,又忍不住哭了起来,众人连忙一顿安慰。

    “我的心肝哟。”

    见黛玉泪流满面的跪在地上给自己磕头,贾母把她扶起来,抱在怀里大哭不止。

    姊妹们知道黛玉这一去几个月肯定回不来,亦是走上前围着她哭。

    贾瑜也不劝,和旁边的贾琏攀谈了起来,贾琏听说贾瑜派了心腹和亲兵护送他们去扬州,面色有些不自然。

    他知道贾瑜和王熙凤关系好,若是他这些亲兵回来告状,那母老虎绝对要闹起来。

    众人哭了一会,姊妹们纷纷要去送,贾母不同意,只说外面天寒地冻还下着雪,若是冻着摔着就不好了。

    依依惜别后,黛玉又给贾母和王夫人拜了,在贾母的哭声中,姊妹们的簇拥下出了荣禧堂,走至府外,早有马车等候。

    婆子放好垫脚凳,黛玉扶着贾瑜的手上了轿子,紫鹃和雪雁一轿,晴雯和媚人一轿,贾瑜骑着旺财跟在黛玉所乘轿子的旁边。

    位怀清身穿甲胄,手持长枪,背后束着雌雄双股剑,带着十二亲卫在前面开路,一行数十人打着宁国府和荣国府的旗号,浩浩荡荡的出了宁荣街。

    都指挥副使李纵带着城门使刘东在永胜门口等候,见打着皇城司南司的前锋过来,刘东连忙让手下的兵士清道。

    贾瑜一边骑马一边和黛玉说着话,至渭水码头时已是日上三竿,今天的码头不似以往那么热闹,暂时没有货船卸货,挑夫和力工们都躲在左近的棚户里等待。

    附近的老百姓会在码头附近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补贴家用,有的卖汤面,有的卖卤煮,有的卖火烧,慢慢的发展成了一个热闹的集市,不过并没有酒楼和客栈在此生根发芽,因为贫穷的土壤给予不了它们必要的养分。

    还有的在平地上用芦苇和秸秆搭起简易的大棚,内置火炉,卖大碗热茶,收费很低,很多挑夫和力工没有活干的时候都会躲在里面烤火取暖,吹牛赌钱。

    渭水河结着一层薄薄的冰,一艘美轮美奂的两层客船静静停泊在港口,船身长约二十丈,船头和船尾各插着一面旗帜,一个写“京城宁国府”,一个写“京城荣国府”。

    见有贵人到来,在外面走动的人纷纷回避,很快码头上一个人都没有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