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众人纷纷应是。 「好,既如此,今日先行休整,明日攻城!」 岳飞看了这些人一眼,沉声说道。 大夏西路行营大军兵临襄阳的军报,已经第一时间传回江陵,送到了王景手中。「我军百万精锐,汉军也在襄阳囤积了百万大军……敌我双方都有百余万大军,如此规模的大战,能影响天下气数消长!」 「现在看起来,我军占据了一些优势,但也不能有丝毫大意啊!」 王景放下了手中关于周瑜的情报,感慨一句。 大夏麾下的军情司也不是万能,派出去的探子也无法把所有情报都传回来,至少周瑜投奔东汉,并且为汉军训练出了三十余万水师这点,军情司的探子就没打探出来。 当然,这也不是军情司无能。 而是汉军冯异对训练水师十分看重,特意选择了隐蔽之地,又严格***这才一直没有泄露。 冯异应该是想让周瑜率领水师打夏军一个措手不及。 只可惜,周瑜即便有通天之能,也无法让汉军水师短时间内追上夏军,再加上汉军大将处于下风,造成汉军水师有些不尽人意。 「传旨,追封袁朗为宣威子,赐田千亩……」 王景下令道。 周瑜率领的水师,还是让夏军有些折损,厮杀之中陨落了一个九阶武将……还好不是王景的老班底,只是一个草莽出身只知道猪突的莽汉,不然的话,王景肯定会痛心。 「臣领命……」 秘文监主事虞允文在一旁立刻书写圣旨。 殿内还有高熲、刘伯温、张居正等人,其中张居正看着虞允文熟练的书写圣旨,目光微动,这以前是他的工作, 「还有,这是东路行营传来的军报,诸位都看看吧!」 王景随手给众人递了一封奏疏。 高熲也不客气,直接翻看一遍传给刘伯温,他摸了一下胡须,笑道:「恭喜陛下,韩信将军的确名不虚传,大军出征连战连捷,已然逼近汴梁!」 「只要韩将军能击败东汉大军,东汉气数必会折损不少……」 奏疏上禀报的军情,都是东路行营的捷报。 韩信从徐州出发后,百万大军铺天盖地,一路横扫,无论挡在前面的是什么人,都被夏军席卷。行军速度不比岳飞慢。 岳飞能迅速兵临襄阳,是因为冯异要坚壁清野。所以岳飞才能不废太多功夫就长驱直入。 韩信所面临的,却是层层抵抗死战不降的堡垒城池。 两人面对的情况不同,不过结果都一样,两人率军都已兵临敌军重镇之前。襄阳、汴梁,这两个地方的战场哪一个先决出胜负,都能对中原,对天下形成巨大影响。 「恭喜什么,昭玄你没看到奏疏上说的么,韩信攻入汴梁之前,把曹魏的归德之地也顺手攻下了,这让朕该如何向李唐、向曹魏解释?」 王景捏了捏眉心,说道。 他就知道,韩信是典型的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代表,只要领兵在外,任何在他看来对大军有利的事情,都可以下手去做。 归德位于徐州和汴梁之间,韩信大军攻打汴梁,归德绝对不能出现问题,一旦被截断水路陆路,百万大军就有兵败的危险。 从这方面来看,韩信不相信曹魏的人,选择率军抢夺归德之地,把这块关键的地方归于自己麾下也是有道理的。 但是,韩信根本没有考虑,现在曹魏也算是大夏的盟友,一起对付东汉的盟友。这攻占盟友城池的举动做出来,着实让王景有些尴尬。 大夏以后既有可能选择对曹魏下手,但以后是以后,现在动手有些不合时宜。刘伯温沉吟了一下,说道:「韩信将军也是为了大军考虑,我军若是夺取汴梁,归德便不能不取,不然粮道便会受到威胁。 「陛下不妨传书李唐,派使者和李唐一起去见曹操,嗯就说为了攻打东汉,先借归德之地落脚……等灭了东汉之后,不仅归德之地可以奉还,汴梁也可以还给魏国!」 王景闻言顿时哈哈一笑,说道:「伯温,你这是让朕学刘玄德借荆州啊。这办法只是搪塞之言,可瞒不过曹操!, 刘伯温说道:「自然是瞒不过,不过,以魏国眼下的形势,归德之地被黄河隔绝已成鸡肋,我军也是帮魏国下定决心,让他们有所取舍而已!」 「若非陛下派大军北进中原,怕是马援早已率大军渡河……」 刘伯温说这话的时候,十分冷静,声音不缓不急。看起来是儒家书生的典范,但说的话,却一点也不符合儒家风格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