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你和祖父母都不喜欢月饼了,做太多这种天留不住,咱们就做一种口味的四个,到中秋拜月应景吃就成。” 杜家三大人皆是一愣,看来以后找理由可不能随便找,瞧瞧这孩子都信以为真了。 杜玖怡想告诉余宝,她是真不喜太甜食物,杜福贵和杜李氏两是舍不得吃。 可看他那纯净小眼神,吃得香喷喷的小表情,杜玖怡想倘若他说了,余宝懂了,会不会难过惭愧,她将话噎回肚子里。 杜玖怡道: “好,咱们做一种口味的,多种几个,到时候分一个给你李太奶奶,再分一个给邵哥儿。” “嗯,可以哦。”余宝脆生生应下。 娘亲说了李太奶奶和李邵没有义务给他好吃的,与他分享吃是情分,他有好吃的也要分一分。 有来有往,他们之间才能持久来往。 否则一个人默默付出,一个只管索取,不会付出,那注定来往不常。 余宝不是很懂,但他记下了。 翌日清早,杜玖怡因顾及家人们这段时间非常劳累,取消了早跑,只让余宝在家里蹲马步,打拳。 不过她每日寅时起床打坐修炼一个时辰没取消。 她打坐运行一周天就让余宝起床蹲马步打拳。 她本想让杜家夫妻多睡一会,可他们形成习惯,再加上心里惦记新屋,余宝起来时他们也起床了。 早早吃过杜李氏做的早饭,杜李氏和余宝两在家烧开水时杜福贵和杜玖怡两出门去了。 杜福贵去建房,杜玖怡去县城。 临近中秋,这日即便不是赶集日,村里也有许多人去县城。 杜玖怡晓得牛车夫是不会搭乘她的,她没有上前自讨没趣,背着背篓迈着快步往县城走去。 一路上,杜玖怡发现也有许多人为了省下两个铜板选择走路的。 她还顺耳听到有些人去县城并不是买东西而是去寻刘武讨债的。 不过她没有上前搭讪打听情况,默默走自己的路。 大约一个时辰后,杜玖怡来到县城门口。 今日人流车流量尤其多。 人来人往,走夫贩卒,牛车马车出出进进,还有那匆匆进城赶集或出城回家或走亲行人…… 场面拥挤又热闹极了。 杜玖怡刚要入城就遇上出城的一辆马车。 她选择相让路边。 马车也跟着停下。 听到有人议论这辆马车是怎么停下来了,是怎么回事的时候,杜玖怡抬眼望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