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0章 又何惧哉-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张居正淡然一笑:“又何惧哉?”

    少年也笑了……

    二人立在檐下,望着极远处的天空尽头,心绪都不平静……

    ~

    五月下旬。

    戚继光携带着战争赔款的协议书,亲率一万五千水师,以水师舰队相护朝廷商船,浩浩荡荡地出发海外……

    与此同时,两万余领过赏赐,且得到休养的大明水师,也赶赴大明诸多沿海州县严阵以待,其中,去大湾的水师最多,足有八千之众。

    火器局还在热火朝天的搞生产,并未因战争暂告一段落从而松懈,霹雳弹、震天雷、铅弹……各种火器弹药,一批又一批的生产出来,存入军火库。

    六月初。

    以李家、徐家为首的诸多商会成员,应皇帝诏令赶赴京师,议工业生产、销售、期货金融等事宜……

    朱载坖并未因马上要退休了而松懈、摆烂,反而更勤奋了。

    再累再忙也就这一年时间了,以后休息的时间多的是,无论作为父亲,还是作为皇帝,这最后一班岗,都必须要站好……

    少年也没闲着,学堂上课,下课了陪陪皇爷爷,要么处理一些奏疏,要么接见一些臣子……日子过的十分充实。

    朱厚熜倒是清闲的很,一日有七八个时辰都在床上度过,其中接近六个时辰都在深度、浅度睡眠中度过……

    由于睡的太多,整日昏昏沉沉,跟喝了假酒似的,不至于太难受,可也着实不好受。

    饶是如此,朱厚熜也没停药,一日三粒,粒粒不落。

    老道士比较贪心,不仅想亲眼看到孙子登基,还想看到战争落下帷幕,以及漠北的融合、西域的交融……

    嘉靖朝的主张、国策、政治果实……还未完全收束,老道士不想这么快走,老道士要满载而去。

    如此到了地下,想来文皇帝纵是因庙号余怒未消,也不会过于苛责了。

    人在年少时,往往胆大妄为,百无禁忌,可到了老年时,却又心怀敬畏。

    当初的朱棣是这样,现在的朱厚熜亦是这般……

    这一日,

    半晌午,结束课程的少年刚走出学堂,就看到一青年,一中年,一老年,三人已恭候多时。

    见他出来,领头的小太监忙介绍道: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,这位是松江府徐阶徐阁老,曾任内阁首辅;这位是金陵永青侯府的李宝,当下李家的掌舵人;这位是保定府沈家的家主沈文。”

    少年知道父皇这是让自己和这三人,亦或说这三家亲近一下,混个脸熟。

    小太监介绍完,三人齐齐行礼——“参见太子殿下。”

    “快快免礼。”

    朱翊钧面带微笑,语气带着关心,问道,“徐阁老身子骨可还好啊?”

    “谢殿下关心,老朽这身子骨还好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……徐阁老为国操劳多年,如今虽已致仕,却仍心系社稷百姓……要是人人都如徐阁老这般,大明何以不昌盛?”

    徐阶讪然一笑:“殿下谬赞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徐阁老过谦了。”

    朱翊钧转而瞧向沈家的沈文,道,“本宫听说,沈家近几年在天津卫大加投资建设,不仅带动了当地许多产业链,使得商品出口更为便利,嗯……不错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