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浩浩荡荡是荣华-《宴楼春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宋琼松松握着丫鬟的手,她已经没有力气了,还是不容置疑地,又有些决然地说,“死就死了,找了大夫也是死!”
    丫鬟心中悲呦,她知晓,贵妃娘娘是怕知晓的人多了,此事外传。
    “生吧,就这样生。”宋琼几乎只能发出气音,淡若游丝。
    “这是什么话啊!你这小丫头,还不赶紧劝劝你主子!”稳婆叫喊。
    “就这样生!我主子说了,就这样生!”丫鬟心疼宋琼,双眼欲红地瞪着稳婆吼出来。
    稳婆被吓了一跳,呢喃着说,“好……就这样生……”
    心里感叹这是一户什么样的怪人家。
    日头偏移,直到傍晚,房里才传来些生机。
    “生了!生了!”稳婆抬住婴儿的头接出来。
    宋琼秉着一口气听到了孩子嘹亮的哭声后晕了过去。
    丫鬟先接过孩子,“辛苦婆婆。”又顾着宋琼,急忙问,“您快看看我家夫人,怎么又晕了过去?”
    “让你们去找大夫你们不找!真是胡闹啊!”话是这么说,稳婆还是很关切地去看宋琼的情况。
    检查了半天,然后说,“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,生了孩子太累了,等醒了就好了。你还是给你主子找个大夫吧,好好看看,不然可要伤元气呢。”
    丫鬟抱着孩子点头道谢,“多谢您了。”
    稳婆心里还想着赏钱,眼珠子转了转又想接过孩子,“我给他洗洗,老婆子我手熟。”
    丫鬟侧身避过,一脸着急,“请婆婆帮忙,帮我们去找个大夫,孩子我在这里看着。”
    稳婆眉头一皱,什么怪人啊,刚才快死了不让找大夫,现在生完孩子了让她一个稳婆找。
    但住着这样式的院子,想来应该不是什么骗子。
    丫鬟催促,“等大夫来了,一同给您结钱,双倍的,劳烦您了。”
    听见钱变多多了,稳婆咧嘴一笑,“好,你在这看着这母子两人,我去帮你们找大夫。”
    丫鬟点头说,“好,您快些。”
    稳婆推开门走出屋子,合上门刚走两步。
    一道寒光闪现眼前,脖子一凉,她抬手一抹,满手的红色,双眼都来不及瞪大,便直直倒了下去。
    “鹤厉。”屋子里丫鬟喊人。
    “处理了。”屋子外握着匕首的男子应声,声音冷气。
    早在杨世林给沈知蕴透露敬和长公主之事前,沈知蕴就已经找好了梁昭。
    从一开始,沈知蕴就不看好推行互市。
    明明可以轻易收复失地,为何还要推行这保守的商贸。
    况且开通互市,还要等庆国内乱平息,十几个皇子,等他们吵完谁活谁死,谁成谁败的问题,都不知道互市要拖到猴年马月。
    仿佛是给庆国拨善款一般。
    沈知蕴从宁寿宫出来,就被叫去了内阁议事。
    这是早晚的事情。
    沈知蕴心中叹气。
    尽管她与杨世林的政治立场不同,但无可否认,她是靠杨世林扶持,才走到内阁次辅这般地位。
    杨世林在朝中扎根多年,是他运筹帷幄的本事。
    皇上对杨世林还是非常倚重的。
    “大人。”沈知蕴作揖行礼。
    杨世林颔首。
    沈知蕴落座。
    今日内阁不同往日,气氛凝重,彼此都心知肚明。
    “沈大人遭人污蔑,被关入了诏狱,我们都甚是担忧啊。后来又闻沈夫人之事,诸位同僚,都深表哀痛。”邓长春先开口。
    “多谢诸位关心,我已然无事。”沈知蕴说。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我们便论些公事吧。”邓长春笑着说。
    邓长春正要开口问沈知蕴为何不声不响举荐江予衿之事,沈知蕴先开口了。
    “太后娘娘刚才将我叫到了宁寿宫。”
    众人竖起耳朵听着,等待下言。
    沈知蕴从怀里拿出锦囊,交给杨世林,说,“这是太后娘娘让我南下查办必要之时可用之物。”
    杨世林拿过锦囊,打开一开,呼吸一滞,并未拿出其中的东西,神情变得严肃,沉声说,“这是皇室令牌。”
    众人吃惊,沈知蕴点头,“是的,可见此次学田之事,宁寿宫甚是更关心,马虎不得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