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5章 智能设备-《四合院:猎人开局,枪指贾张氏!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正说着,院门口传来自行车铃铛声,是街道办的王主任。

    “哟,这是开大会呢?”王主任推着车进来,车筐里装着些宣传册,“给你们送文化节的宣传册,顺便问问准备得咋样了。”

    二大爷:“王主任,我这画眉能上不?绝对是特色节目。”

    王主任笑着说:“当然能,只要是咱院的特色,都欢迎。对了,傻柱,你那饭庄生意咋样?上次我来吃的荷叶饼,我姑娘念叨好几天了。”

    傻柱得意地说:“托您的福,挺好!明天给您送两斤过去,让孩子尝尝鲜。”

    许大茂:“王主任,要不要试试我的智能擦窗器?轻便省力,擦得还干净,给街道办也配几个?”

    王主任:“回头再说,先把文化节搞好。对了周阳,区里想拍个宣传片,选咱院当取景地,你看行不?”

    周阳:“当然行,正好宣传宣传咱院的新面貌。”

    三大爷:“拍的时候,得把我的郁金香拍上,还有我的养花手册,也算咱院的文化遗产。”

    槐花:“还有我的机器人!还有我的画!”

    王主任笑得直点头:“都拍都拍,把咱院的好东西都展示展示。”

    太阳渐渐西斜,金色的光透过老槐树的叶子,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影子。傻柱回厨房准备晚饭,锅碗瓢盆的声响传出来;三大爷继续给郁金香除虫,嘴里还在念叨着花苞的生长速度;二大爷逗着画眉鸟,时不时哼两句跑调的京剧;许大茂拿着手机,给王主任演示新到的智能音箱;槐花蹲在张奶奶旁边,学着编竹篮,竹条碰撞的声音脆脆的;周阳和李爷爷坐在石凳上,商量着文化节的具体安排……

    “周爷爷,机器人的电池够不够啊?”槐花忽然抬头问。

    周阳:“够,我昨天刚充好电,还备了两块备用电池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好,”槐花低下头继续编竹篮,“我还想让它给大家表演浇水呢,浇三大爷的郁金香。”

    三大爷闻言直摆手:“可别!上次你的机器人给月季浇水,差点把根泡烂了,这次可得调准了。”

    许大茂:“我给机器人装个新程序,能自动识别花卉品种,根据品种浇水,保准错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还是大茂靠谱。”二大爷说,“不像老纪,总怕别人碰他的宝贝花。”

    “我那是爱护!”三大爷瞪了二大爷一眼,“你以为都像你的鸟,糙养就行?”

    傻柱从厨房探出头:“吵啥呢?吃饭了!今天做了红烧肉,谁再吵不给谁吃!”

    众人一听,都笑了起来,脚步声、说话声、碗筷碰撞声混在一起,像一首热热闹闹的歌,在四合院里荡开,飘向很远的地方。

    文化节前三天,四合院像被撒了把酵母,一下子“发”了起来。科普角的桌子被搬到院里,搭成临时工作台,三大爷的花苗、傻柱的食材、许大茂的智能设备堆得满满当当,连二大爷的鸟笼都挂在了最显眼的葡萄架上,画眉鸟见天练嗓子,叫得比平时高八度。

    “老纪,你这郁金香得再挪挪,”许大茂蹲在地上画展区示意图,粉笔灰沾了满裤腿,“放C位,智能花盆的显示屏对着过道,让人一进来就看见‘适宜观赏’四个字。”

    三大爷正给花苞套防虫网,闻言头也不抬:“C位得配最好的花,我这盆复色的还没显色呢,换那盆纯红的,昨天刚绽开第一瓣。”

    “红的太普通,”许大茂用笔敲着图纸,“复色的才稀罕,再说智能花盆能调光照,保准三天内显色,比你那网子管用。”

    “你懂个啥?”三大爷摘了片黄叶,“这品种娇贵,光照太强会灼伤花瓣,得循序渐进。你那智能设备再能,有我伺候了三个月的经验准?”

    傻柱端着盆和好的面团出来,往石桌上一墩:“吵啥?再吵我把你们的花和设备全挪厨房去,让面粉给你们的宝贝‘增增肥’。”

    许大茂赶紧摆手:“别别,我听老纪的,红的放C位。”

    三大爷哼了一声,嘴角却偷偷翘了翘。

    槐花抱着她的“小花”机器人跑过来,机器人的浇水臂上缠着红绸带,脑袋上还顶着朵纸做的郁金香。

    “傻柱叔叔,你看我的机器人!”槐花让机器人转了个圈,浇水臂喷出细雾,正好落在旁边的月季上,“王主任说表演时要喜庆点,我给它打扮了一下。”

    傻柱揉着面团笑:“好看!就是别让它对着我的面团喷水,不然荷叶饼该成浆糊了。”

    “才不会呢,”槐花拍拍机器人的脑袋,“它有智能识别,能分清面粉和花草。对吧小花?”机器人发出“嘀嘀”的回应声,像在点头。

    二大爷提着鸟笼过来,画眉鸟突然叫了两声,调子跟机器人的“嘀嘀”声有点像。

    “你看你看,”二大爷得意地说,“我的画眉跟你这机器人对上暗号了,文化节上让它们搭个档,保准新鲜。”

    槐花眼睛一亮:“真的?那让画眉鸟唱歌,我的机器人跳舞,肯定好看!”

    三大爷插了句:“别忘了让机器人给我的郁金香浇水,也算个节目。”

    许大茂:“我再给机器人装个音效,浇水时放《茉莉花》,中西合璧。”

    张奶奶和李爷爷坐在廊下择菜,张奶奶手里的豆角被择得整整齐齐,李爷爷则在给西红柿划十字,准备烫皮。

    “你们说,文化节那天人得多热闹?”张奶奶把豆角放进竹篮,“我这辈子没见过院里搞这么大阵仗,又是花又是机器人的。”

    李爷爷放下西红柿:“肯定热闹,周阳说要请电视台来拍,说不定咱还能上电视呢。”

    “上电视就算了,”张奶奶笑,“我这老婆子,上镜不好看。还是看槐花的机器人表演,那才新鲜。”

    傻柱听见了,接话道:“张奶奶,我给您做身新衣裳,红色的,上镜好看。我认识个裁缝,手工好,还便宜。”

    张奶奶摆手:“不用不用,我有件蓝布褂子,挺精神的。倒是你,得穿干净点,别一身面粉,上电视让人笑话。”

    傻柱嘿嘿笑:“我准备了新厨师服,雪白的,比三大爷的衬衫还亮。”

    周阳拿着卷尺在院里量尺寸,准备搭个临时舞台。

    “这边再宽半米,”周阳对帮忙的年轻人说,“机器人表演需要空间,别磕着碰着。”

    二大爷凑过来:“周阳,舞台背景得挂点红绸,再把我的鸟笼挂中间,当吉祥物。”

    三大爷:“挂我的花照片也行,去年我的月季得的奖,照片还在呢。”

    许大茂:“挂我的智能花盆海报,印上咱院的照片,宣传效果好。”

    周阳笑着说:“都挂上,搞个拼贴画,左边挂花,右边挂智能设备,中间挂咱院的全家福,红绸子围一圈,又喜庆又热闹。”

    槐花跑过来:“我也要画一张画贴上去!画所有人在舞台上表演,机器人在中间跳舞!”
    第(2/3)页